内蒙古通辽张伟:林下养大鹅 唱响致富歌
来源:致富项目 更新时间 : 2021-07-24 00:00:00
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庆和镇南发村,这里流传着一个“爷栽树、孙养鹅”的动人故事。爷爷年轻时顶风吃沙,栽下千亩林地,38年后,孙子张伟在爷爷栽下的林地里养鹅,仅用短短3年时间,就将白鹅养殖发展成为南发村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优势项目。 走进南发村南边的杨树林,8600多只大白鹅在水中游弋嬉戏,汇成一道流动的风景。
“我的鹅,对绿色特别执着,只要是草就爱吃。”张伟指着声势浩大的“千鹅阵”笑着介绍道:“地上跑的是‘大三花’,体重大,出肉多。在鹅床上精心喂养的品种是‘霍尔多巴吉’,成活率高,出栏快。这些鹅两个半月左右就能换一批,两种鹅交叉养殖。” 几年的养鹅经历,让张伟悟出了一个道理,那就是“在林地里产生的效益是最高的。”树为鹅遮阴,鹅为树除草,鹅的粪便被林地吸收又长出茂盛的草,形成了生态种养良性循环。 林下养鹅不仅生态效益好,经济效益也不错。林下鹅属于草鹅,肉质更结实,毛翎更美观。销售价格一斤比普通圈养鹅贵1块钱,可别小瞧这1块钱,每只鹅重7到8斤,再乘以鹅的数量,收入相当可观。 3年来,随着养鹅数量的增加,张伟的养鹅纯利润也在大幅度提升——2018年6万元,2019年29万元,2020年64万元。 直线上升的收益线,背后是张伟多倍于常人的付出。 “爷爷常说,守住这片林子,就能保住南发村。”张伟一直记得爷爷的教诲。毕业后,他曾经放过两年牛,可心里却惦记着怎样利用好这片林地,守好这片林地。2018年,他燃起了林下养鹅的念头。 当地有句俗话叫“家财万贯,带毛的不算。”起初,张伟想要养鹅的想法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。而爷爷却很支持,他拿出和老伴儿积攒多年的3万元现金,把孙子送去外地学习。 这一年,张伟去过很多地方,彰武、海城、白城都留下了他奋斗的身影。从辽宁学成后,他购买了1500只鹅雏试水。虽然早已有了心理准备,但养鹅的辛苦还是让他尝到了创业的艰辛。 “人需要休息,而小鹅却需要24小时照顾。你冷了,它们就冷,你身上潮湿,它们也是一样的。”张伟说。 鹅雏刚来时,张伟和它们一起住了半个月,谁叫都不离开。1500只鹅一晚上要喝掉2000斤水,喂一次就要消耗一大缸,负责照料的张伟整晚都不能睡。晚上守小鹅,白天看大鹅。有一次,因为连续照顾小鹅几天没有合眼,导致过度疲劳,他在运送物资的路上发生了事故,所幸没有受伤。 每天早上4点多起床,晚上12点多睡觉,已经成为张伟的工作常态。张伟的这股子韧劲被父母看在眼里,疼在心里。慢慢地他们也开始加入到养鹅的队伍,在通辽打工的妻子也回到他的身边帮忙。从不支持到全家总动员,张伟的林下鹅产业越做越大,越做越有名。 张伟养鹅的成功经验,让村民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。2020年底,村里人将重担交给了这个年轻人,为全村的发展掌舵。 因为年龄小怕不能胜任,再加上养鹅的繁忙,张伟在一开始并不想参与竞选。村里的老党员、老代表来到他家,耐心细致地做工作,并表示他不答应就不走。最终,村民的诚意感动了张伟,在随后的竞选中这个“95”后年轻人脱颖而出,高票当选,村支书和村主任“一肩挑”。 村民没有看错人,为了让村里的贫困户受益,他曾将鹅雏拉到村部统一发放,再由他代养、销售。有一户村民认领了1000只鹅,60多天就拿到了6000多元的回报。 今年年初,村民赵丽楠跟着张伟养了5800只鹅,如今长势良好,再有20天就能卖掉了,第二批6000只鹅已经在路上。她说:“张伟这个人值得信赖,我相信他。” “小伙子特别能干,身兼两份工作,既耐心又细心。村民都特别感激他。”村里的包村干部于景东给予张伟高度评价。 从塑料棚,到宽敞明亮的标准化养鹅棚;从小水壶,到可随时蓄水的“水线”。养鹅设施的不断更新,见证了张伟走过的坚实步履。“小鹅王”的名号也逐渐传开了。 “今年,我发展了5户养鹅大户,带动庭院经济84户。”张伟说:“当上村支书以后,我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,知道做什么事都要顾全大局,我要带动南发村走向一个更好的未来。” 爷爷张少华的杨树林,最粗的一棵树树龄已有38年。74岁的爷爷不曾想到,当年点着煤油灯种下的绿荫,会成为白鹅的活动场,让27岁的孙子张伟受益,更让全村人受益,真印证了那句“前人栽树,后人乘凉”的佳话。 张伟眼前有一个简单的愿望,想要一台无人机帮着看鹅。他还有一个长远的愿望:“在经济、乡风文明、党建等方面,把南发村打造成为远近闻名的最优村,守好共同的家园。”张伟的这些梦想指日可待。
内蒙古通辽张伟:林下养大鹅 唱响致富歌:如果对您有帮助,请分享给您的好友。若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站长,本站将核实后及时删除相关内容。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