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地图 - 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 - 手机版 农业信息网(www.nongyexin.com)
当前位置:农业信息网 > 中药材大全

南板蓝根的功效与作用-用法及别名-南板蓝根图片

来源:中药材大全 更新时间 : 2024-09-02 18:29:44

南板蓝根,别名又叫大蓝根、大青根,为爵床科植物马蓝的干燥根茎及根。夏、秋两季采挖,除去地上茎,洗净、晒干。本品根茎呈类圆形,多弯曲,有分枝,长10~30cm,直径0.1~1cm。表面灰棕色,具细纵纹;节膨大,节上长有细根或茎残基;外皮易剥落,呈蓝灰色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,断面不平坦,皮部蓝灰色,木部灰蓝色至淡黄褐色,中央有髓。根粗细不一,弯曲有分枝,细根细长而柔韧。气微,味淡。具有清热解毒,凉血的功效。

南板蓝根的功效与作用

南板蓝根的功效

  【炮制】 除去杂质,洗净,润透,切厚片,晒干。

  【性味】 苦,寒。

  【归经】 归心、胃经。

  【功能主治】 清热解毒,凉血。用于温病发斑,丹毒;流感,流脑。

  1.《广西本草选编》:“治钩端螺旋体病,上呼吸道感染。”

  2.《云南草药》:“治小儿疳积,痢疾,血吸虫病。”

  3.《本草图经》:“(马兰)连根采之,焙,捣,下筛,酒服钱匕,治妇人败血。”

  4.《现代实用中草药》:“清凉解热,解毒。用于丹毒,产褥热,大头瘟,产后伤寒,小儿游丹。”

  5.《广西中草药》:“凉血止血,清热解毒。治乙脑,流感,流脑,肝炎,腮腺炎,咽喉炎,口腔炎,扁桃体炎,丹毒,毒蛇咬伤。”

  【用法用量】 9~15g。

  【贮藏】 置干燥处,防霉,防蛀。

  【摘录】 《药典》



 

南板蓝根南板蓝根


 

南板蓝根的作用

  1.治喉痛:南板蓝根30克,开喉箭30克,山豆根30克,马勃9克。煎水服。(《重庆草药》)

  2.治热毒疮:南板蓝根30克,银花藤30克,蒲公英30克,土茯苓315克,。炖肉服。(《重庆草药》)

  3.用于温毒发斑,高热头痛及大头瘟等证。南板益根苦寒清泄,功能清热解毒,凉血散血消肿,对温毒时疫诸疾,未病可防,已病可治,单用或入复方咸宜。

  4.治温毒发斑,高热头痛,常配大青叶、生石膏、黄芩等药,以清热解毒,凉血化斑。

  5.治大头瘟疫。丹毒、痄腮、喉痹等证,常配黄连、玄参、僵蚕、牛蒡子等药,以清热解毒,凉血消肿。

  6.治疮肿,可配金银花、紫花地丁、蒲公英等药,以清热解毒,消肿疗疮。

  7.治疱疹,可配龙胆草、山栀子、紫草等药,以清热解毒,泻肝疗疹。 近年临床常以南板蓝根治病毒性疾患。

  8.如治急性传染性肝炎,单用或配茵陈、栀子、大黄、阴行草等清热解毒利胆之品,对退黄消除症状有促进作用。

  9.治感冒发热,可配荆芥、柴胡、银花等药,以发表退热。

  10.治病毒性肺炎,咳喘憋气,可配麻黄、杏仁、石膏、大青叶等药,以清热解毒,宣肺平喘。

南板蓝根和板蓝根的区别

  板蓝根为重要的抗病毒中药,每当有病毒性疾病流行时,板蓝根就会成为紧俏、抢手中药。近期有不少地方用南板蓝根直接代替板蓝根入药,这是不妥的。因为二者在来源、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是有区别的。

来源不同

  板蓝根(北板蓝根)为十字根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。南板蓝根为爵床科植物马蓝的干燥根。

性状不同

  板蓝根呈圆柱形,气微,味微甜后苦涩。南板蓝根近圆柱形,常弯曲不直,气微,味淡。

  功能、主治相似,用量不同

  板蓝根清热解毒、凉备利咽,常用于温毒发斑、舌绛f、痄腮、烂喉丹痧、丹毒、痈肿等。用量9~15克,水煎服。南板蓝根功能与板蓝根相似,常用量10~30克。

成分不同

  测定结果表明,板蓝根中游离氨基酸要比南板蓝根中的含量多。而且两者还有多种完全不同的化学成分。北板蓝根含有芥子苷、靛蓝、靛玉红,南板蓝根则不含芥子苷。芥子苷为抑菌成分,因此,北板蓝根较南板蓝根而言,具有对革兰氏阳性菌、革兰氏阴性菌、腮腺病毒有作用,现今市面上出售的复方板蓝根颗粒也有两种,一种以北板蓝根为主药,一种以南板蓝根为主药,购买时要注意,如果是细菌型感染,要买北板蓝根为主药的复方板蓝根颗粒。

药理作用不同

板蓝根注射液对甲型流感病毒、乙型脑炎病毒、腮腺炎病毒、流感病毒有抑制感染作用。从解热、抗炎试验结果比较,板蓝根的作用优于南板蓝根。

温馨提示:.从解热、抗炎试验结果比较,板蓝根的作用优于南板蓝根。目前有关南板蓝根的研究资料尚少,所以说,南板蓝根与北板蓝根是不可以互相替代的。

南板蓝根的禁忌

   脾胃虚寒、无实火热毒者慎服。 《四川中药志》1960年版:"凡非实热及虚弱作泻者慎用。"

南板蓝根图片

    
  

南板蓝根1南板蓝根1
  

南板蓝根2南板蓝根2
  

南板蓝根3南板蓝根3
  

南板蓝根南板蓝根
南板蓝根的功效与作用-用法及别名-南板蓝根图片:如果对您有帮助,请分享给您的好友。若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站长,本站将核实后及时删除相关内容。

Copyright © 2015-2020 农业信息网 版权所有

蜀ICP备2024059435号

声明:本站部分信息转载网络或用户自行提供,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与本站立场无关,农业信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!

Top